我叫于锐,现年51岁,就职于安徽某投资有限公司,任财务总监。同时仍兼任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
在供职于地产企业期间,一手打造了该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系统。就职于投资公司以后,整合了集团各单位财务人员职能岗位,初步具备了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共享框架。在加强自我提高的同时,持续组织团队成员继续教育、继续学习,提高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在学习CMA期间,利用管理会计思维,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模式,为企业挽回了2000多万元不应有的损失。
初步接触优财,萌生学习CMA的想法
我初步接触优财,源于一次偶然的免费视频直播课程。那次课程拓宽了我的财务管理思路,同时使我萌生了学习CMA的想法。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年纪过大,考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真正的动力来源于自我感觉管理财务力由不逮,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CMA课程是有必要的。
有了想法后,行动是很果断的,都没怎么跟老师沟通,就直接报名了。
打破惯有思维,探索新的学习模式
由于自己的专业就是财务会计,在学习过程中与实际结合更容易理解一些。但考虑到自己年纪较大,记忆力下降,思维不够活跃,加上单位工作比较繁忙,能挤出的时间有限,所以2021年4月考期,只报了一门P1.
学习过程中,杨晔老师给的建议对我很重要很重要。按以前的惯性思维,概念之类的都要死记硬背,但杨晔老师说记住大概,理解记忆就行,不求死记硬背全部记清记牢。这也反映了CMA的考试特性,非常的灵活,也很偏重实践。
我按这种方式理解记忆,穿插自己的思路,组织成自己的语言,感觉记忆效果比死记硬背更轻松。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你所记住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容易理解,在考试的时候也更容易发挥,只记住关键词就行了,不用死记硬背一样能拿高分。
CMA学习痛并快乐着
在P1的学习过程中,我坚持听完网络基础课程和考前冲刺阶段直播等,临考前一个月的时间突击做练习题。我感觉对CMA考试帮助最大的就是优财网校的题库,有海量的习题加上有针对性的练习,更容易找出自己的知识弱点和盲点。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考试想不通过都难。
果然,今年4月份第一次考P1就顺利通过,但只考了380分,还是有些遗憾的。碍于自己年纪偏大思维迟钝,加上学的知识不够扎实,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做题速度很慢,致使自己有很多拿不准的题目都没有来得及做,甚至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写出答案的简答题都没有来得及写。
考虑到P2有大量的计算题,距离7月考期备考时间较短,保险起见,我报了11月份的考试。
原以为时间充足,结果由于战线拉长反而放松了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前期只抽出时间听优财网校的网络课程,网校的纸质教材都没有翻看,题库的习题更是一题没做。
临近考试还有40天左右开始心急火燎,老师也在催促加快学习进度。奈何正赶上自己工作中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时间真不太好抽出来。临近考试信心不足,还是优财网校的王欣同老师鼓励我不要担心,再努力努力相信自己可以通过。
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调整了方法,恶补了一下王欣同老师发的最重要的《考试精要》,类似于考纲,坚持做完了题库中的《金题模考》、《阶段练习》、《论述题自测》等等。经过题库的洗礼,我确实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通过P2的考试增强了一点信心。
进入考场的时候,抬眼四顾全是小年轻,像我这种年纪的人一个都没有,想来像我这样比老师还大的柠檬老师口中的“宝贝儿”全国也不会多吧。内心有一点点感慨,又有一点点自豪: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P2考场我吸取了P1考试反应迟钝思维不够敏捷的教训,有意识的让自己紧张起来。果然顺利的把题目做完,比P1考试的感觉要好的太多了。尽管有十几道选择题自己拿不准,但我凭直觉通过的可能性挺大,结果成绩出来考了400分,让我喜不自胜。
CMA考试结束了,但学习不会止步
虽然CMA考试顺利通过了,但通过考试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知识薄弱点有很多,学的也不够扎实。比如 P1和P2都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有一定的讲述,但在P2考试论述题中自己脑子短路,愣是想不起来,痛失了好多分。看到别人都考了450分以上的高分,知道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赶上别人的步伐。
P2考试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有了一些空余时间,回头又把自己感觉学得不够扎实的地方温习了一下,把优财网校中没有来得及听完的课程,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为考试,只为能提升自己。以后还会挤出时间多学、系统地学。
通过优财网校的CMA学习,不但增加了知识,扩展了视野,也让我认定了以后发展的方向。基础会计逐渐沦为低端人才,只有业财融合,向管理会计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更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献出更多力量。
感谢有你,CMA!
感谢有你,优财网校!